一种防潮电力柜专用的除湿装置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电力柜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防潮电力柜专用的除湿装置。背景技术:2.配电柜又称电力柜,分动力配电柜和照明配电柜、计量柜,是配电系统的末级设备。配电柜是电动机控制中心的统称。配电柜使用在负荷比较分散、回路较少的场合;电动机控制中心用于负荷集中、回路较多的场合。它们把上一级配电设备某一电路的电能分配给就近的负荷。这级设备应对负荷提供保护、监视和控制;3.现有的电力柜防潮能力较差,在我国的西北地区昼夜温差较大,特别是位于湖泊周边的空气过于潮湿,在早晨,配电柜内的设施上通常有凝结的小水滴,这些水滴对于配电柜内的零部件具有一定的腐蚀作用,影响配电柜的使用寿命;并且,现有的配电柜通风口通常是直接开设在电力柜的外壳上的,由于没有除湿装置,当电力柜外部的空气过于潮湿时,空气中的水分会通过通风口进入柜体内部,从而加重柜体内的湿气,影响配电柜内部零件使用寿命。技术实现要素:4.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防潮电力柜专用的除湿装置,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5.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防潮电力柜专用的除湿装置,包括内部除湿机构和外部除湿机构。6.所述内部除湿机构包括电力柜、支脚、玻璃集水箱、第一进气孔和卡件,所述电力柜的底部四个拐角处对称固定连接有四个相同的支脚,所述电力柜的内壁固定连接有玻璃集水箱,所述玻璃集水箱的内壁通过若干个卡件固定连接第一吸气管,所述第一吸气管的底端连装有第二吸气管,所述第二吸气管的末端依次贯穿玻璃集水箱的底部与电力柜的底部并连装在风机的进气端,所述风机固定连接在电力柜的底部。7.所述外部除湿机构包括散热管、吸湿盒、置物筒、第气孔和箱盖,所述电力柜的两侧对称连装有两个相同的散热管,所述散热管的内壁活动套接有吸湿盒,所述吸湿盒的底部内壁固定连接有置物筒,所述吸湿盒的顶部卡合连接有箱盖。8.优选的,所述玻璃集水箱的顶部等距开设有若干相同的第一进气孔,所述第一吸气管的顶端与底端均等距开设有若干相同的第二进气孔,所述第一吸气管的底部内壁固定连接有阻水环,所述第一吸气管与所述第二吸气管的连接处位于阻水环的内部。9.优选的,所述玻璃集水箱的底部连装有排水管,所述排水管的底端贯穿电力柜并置于电力柜的下方。10.优选的,所述置物筒的外壁均匀开设有若干相同的第气孔,所述置物筒的侧壁均匀开设有若干相同的第二通气孔。11.优选的,所述箱盖的底部固定连接有橡胶圈,所述橡胶圈的底部与置物筒的顶端相互搭接。12.优选的,所述电力柜的外壁铰接安装有箱门。13.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14.(1)本实用新型通过风机的带动可以将电力柜内部的空气进入至吸气管的内部,由于玻璃集水箱置于电力柜与吸气管的温度较低,空气中的水分在集中接触玻璃集水箱的内壁以及吸气管后,空气中的水分被凝结成水滴,最后通过排水管排出,可以有效的去除电力柜内部空气中的水分,从而达到除湿的目的;15.(2)通过将吸湿剂放入置物筒的内部,在空气循环的过程中,电力柜外部的空气进入电力柜的内部后,置于置物筒内部的吸湿剂可以将电力柜外部空气中的水分吸收,从而保证电力柜内部空气的干燥,防止因电力柜外部空气过于潮湿从而导致影响电力柜内部的空气环境的情况。附图说明16.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正视结构示意图;17.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正视剖面结构示意图;18.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图2中a处局部结构放大示意图;19.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图2中b处局部结构放大示意图。20.图中:1、电力柜,2、支脚,3、玻璃集水箱,4、第一进气孔,5、卡件,6、第一吸气管,7、第二进气孔,8、阻水环,9、第二吸气管,10、风机,11、排水管,12、散热管,13、吸湿盒,14、置物筒,15、第气孔,16、箱盖,17、橡胶圈,18、第二通气孔,19、箱门。具体实施方式21.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22.请参阅图1?4,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实施例:一种防潮电力柜专用的除湿装置,包括内部除湿机构和外部除湿机构。23.所述内部除湿机构包括电力柜1、支脚2、玻璃集水箱3、第一进气孔4和卡件5,所述电力柜1的底部四个拐角处对称固定连接有四个相同的支脚2,所述电力柜1的内壁固定连接有玻璃集水箱3,所述玻璃集水箱3的内壁通过若干个卡件5固定连接第一吸气管6,所述第一吸气管6的底端连装有第二吸气管9,所述第二吸气管9的末端依次贯穿玻璃集水箱3的底部与电力柜1的底部并连装在风机10的进气端,所述风机10固定连接在电力柜1的底部。24.所述外部除湿机构包括散热管12、吸湿盒13、置物筒14、第气孔15和箱盖16,所述电力柜1的两侧对称连装有两个相同的散热管12,所述散热管12的内壁活动套接有吸湿盒13,所述吸湿盒13的底部内壁固定连接有置物筒14,所述吸湿盒13的顶部卡合连接有箱盖16。25.具体的,所述玻璃集水箱3的顶部等距开设有若干相同的第一进气孔4,所述第一吸气管6的顶端与底端均等距开设有若干相同的第二进气孔7,所述第一吸气管6的底部内壁固定连接有阻水环8,所述第一吸气管6与所述第二吸气管9的连接处位于阻水环8的内部。26.具体的,所述玻璃集水箱3的底部连装有排水管11,所述排水管11的底端贯穿电力柜1并置于电力柜1的下方。27.具体的,所述置物筒14的外壁均匀开设有若干相同的第气孔15,所述置物筒14的侧壁均匀开设有若干相同的第二通气孔18。28.具体的,所述箱盖16的底部固定连接有橡胶圈17,所述橡胶圈17的底部与置物筒14的顶端相互搭接。29.具体的,所述电力柜1的外壁铰接安装有箱门19。30.工作原理:本技术中出现的电器元件在使用时均外接连通电源和控制开关,在进行使用时,将吸湿剂放入置物筒14的内部,将配电柜内的电子零部件安装好,随后开始进行使用,当空气过于潮湿时,开启风机10,风机10带动空气流动,电力柜1内部的空气通过第一进气孔4进入至玻璃集水箱3的内部,由于玻璃集水箱3置于电力柜1的内部,未直接收到阳光的照射,玻璃集水箱3的温度较低,当空气中的水分接触到玻璃集水箱3的内壁后,迅速凝结成水滴,最后凝聚在玻璃集水箱3的内部,而进入第一吸气管6内的空气,在接触到第一吸气管6后,其内部的水分也会进行凝固,最后第一吸气管6内的水分通过第一吸气管6下方的第二进气孔7排出至玻璃集水箱3的内部,当玻璃集水箱3内的水分聚集至一定程度后,通过排水管11排出,阻水环8的目的是防止水分通过第二吸气管9流入风机10中,由于电力柜1内的空气被抽出,导致电力柜1内形成负压,外部空气通过第二通气孔18与第气孔15进入至电力柜1的内部,在气流经过置物筒14内部时,置物筒14内部的吸湿剂将空气中的水分吸收,从而避免进入电力柜1内部的空气过于潮湿而影响电子元器件的使用寿命。31.涉及到电路、电子元器件和控制模块均为现有技术,本领域技术人员完全可以实现,无需赘言,本实用新型保护的内容也不涉及对于软件和方法的改进。32.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长度”、“宽度”、“厚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顺时针”、“逆时针”、“轴向”、“径向”、“周向”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33.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显然本实用新型不限于上述示范性实施例的细节,而且在不背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或基本特征的情况下,能够以其他的具体形式实现本实用新型。因此,无论从哪一点来看,均应将实施例看作是示范性的,而且是非限制性的,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而不是上述说明限定,因此旨在将落在权利要求的等同要件的含义和范围内的所有变化囊括在本实用新型内。不应将权利要求中的任何附图标记视为限制所涉及的权利要求。
咨询热线
133-6050-3273